“芯動力”人才發展計劃,助力中國集成電路高端人才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無疑是中國近年來工作的重點。圍繞著“自主可控”的目標,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上游的IP、EDA,往中游的IC設計、封裝,再到下游的終端應用方面,都能看到兢兢業業的中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勤勞的身影。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大家逐漸發現,人才的短缺成為制約中國集成電路騰飛的一個瓶頸。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今年五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中提到,如果從產業規模角度看,中國所需的集成電路從業人員要達70萬人,但實際上目前的從業人員只有30萬,中間存在巨大的缺口。而根據《國家集成電路發展綱要》的規劃,到203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會較現在提高五倍,也就是說,中國集成電路面對的人才問題日益嚴峻。
各界攜手合作,助力中國集成電路人才交流.
面對這樣的現狀,12月11至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圍繞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宏觀政策,設計、制造與封測的發展趨勢,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與服務,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服務,雙創成果等諸多內容,在四川成都舉辦了為期5天的“集成電路產業緊缺人才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邀請到多位來自產學研各界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集成電路工作負責人,各有關行業重點企業、 科研院所集成電路產業領域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從業人員400多人,共聚一堂,暢談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會上,清華大學王志華教授發表了題為《無處不在的集成電路與人才需求》的演講,同時代表浙江大學嚴曉浪教授發表了題為《中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與人才服務》的演講,就集成電路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提出了我國發展集成電路的重大意義,以及人才培養的現狀、難點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來自恩智浦、華大國奇、華為、Synopsys、華虹宏力、華潤上華、日月光、江蘇長電、矽品、小米、中國移動、科大訊飛、蘇州云芯、銳成芯微等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技術/市場專家也分別分享了我們集成電路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12日晚,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還舉辦了 “芯動力”人才發展計劃----“芯未來”創業、就業指導沙龍暨成都高新區就業形勢分析的活動。幫助學員們深入了解集成電路領域創業、就業的內容,以及地方政府的人才、企業等全面布局的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集成電路領域人才的培養和企業的發展。來自集成電路領域的企業領軍人物、技術骨干人員,科研院所負責人、高校師生、地方政府園區代表等80余家機構的15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
13日晚,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則邀請了來自集成電路領域的企業領軍人物、技術骨干人員,科研院所負責人、高校師生、地方政府園區代表等40余家機構的60余人共聚一堂,探討2018年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需求。為本次活動的最佳芯動力合作單位——東南大學和福州大學頒發榮譽證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半導體行業觀察、麥姆斯咨詢、芯師爺等多家單位機構也正式加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芯動力合作單位。
“芯未來”只是一個方向,更多精彩在后頭
“芯未來”只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芯動力”人才發展計劃的一個模式,其實的這個計劃涵蓋了方方面面。從目的上看,主要是借力國內外智力資源,建立企業家和行業專家交流網絡,搭建體系化框架,主題涉及多個領域,覆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致力于打造集成電路行業人才服務和產業合作對接的國家級平臺。而目前他們已與南京、 武漢、 深圳、 成都、 晉江、 南通等多地地方政府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
在定好了目標之外,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通過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IPK所簽署《〈中國制造2025〉 創新中心合作協議》,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與荷蘭海爾德蘭省及荷蘭半導體協會簽署三方合作諒解備忘錄進行合作,希望借助國外先進技術給國內的產業和人才培訓帶來指導。而在具體的落地方面,則主要圍繞下圖的幾個方面進行。
本著這個目標,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里,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舉辦了23期國際名家講堂、13期名家芯思維、35期線上活動、2期名家校企行和2期國際人才與產業交流合作交流促進會,更有一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設計創新創業大賽。累積參與單位高達300家,參與人數更是突破20000人,涉及的內容主題覆蓋了涉及多個領域,幾乎覆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
展望2018年,“芯動力”人才發展計劃會持續立足于智力升級促進產業發展,攜手頂級專家及機構資源,服務區域性產業建設,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學習交流平臺。幫助集成電路產業的高管、行業領導者,中小企業創業者,在職工程師,中青年年骨干教師、在校碩博生,政府管理干部提供方方面面的培訓,同時還能為半導體企業提供相關的咨詢和服務。
相信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努力下,中國集成電路的人才短缺問題有望迎刃而解。